一行禪師的「看」法
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丁・路德・金(Martin Luther King, Jr.),曾提名一行禪師為一九六七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,他說:「就我個人而言,我還沒認識其他人比這位溫和的越南僧人更配得起這個獎項。如果運用了他的和平理念,將可為普世教會建立合一的運動、為四海之內的兄弟情誼、為人性建立一座紀念碑。」
可惜該年度的諾貝爾委員會並沒有頒出和平獎。但二零一七年,香港大學為表揚一行禪師多年在推動正念、和平及喜樂所作的貢獻,頒發榮譽博士銜頭予一行禪師。
一直以來,一行禪師的法門結合初期佛教的教導、大乘佛教的唯識與禪宗,以及西方心理學的觀點,教導數息觀以及四念處的禪修方法,用「相即」這個詞,意思是「相互依存」,英文叫「Interbeing」,來詮釋般若,這是源於華嚴宗的思想,可以作為禪宗的哲學基礎。
本來所謂「觀看」,對一般人而言是自然不過的事。但一行禪師在《怎麼看》這本書,指出大家相信自己的感知完整沒錯,但往往並非如此。英文的Perception這個字,中文叫「想」,中文的「想」字,上半部是「相」,指外觀;下半部是「心」。當大家想到某些事物,「心」裡便創出其影像,叫「相」,但多是虛妄不實的。大家很容易將心對某些事物的影像及其實相混淆。
這書《怎麼看》的譯者張怡沁,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,紐約大學碩士,曾任新聞記者、金融公關及出版編輯,現專職翻譯及修習瑜伽哲學。
「一分鐘閱讀」推介書籍
《怎麼看》
作者:一行禪師
譯者:張怡沁
由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
可惜該年度的諾貝爾委員會並沒有頒出和平獎。但二零一七年,香港大學為表揚一行禪師多年在推動正念、和平及喜樂所作的貢獻,頒發榮譽博士銜頭予一行禪師。
一直以來,一行禪師的法門結合初期佛教的教導、大乘佛教的唯識與禪宗,以及西方心理學的觀點,教導數息觀以及四念處的禪修方法,用「相即」這個詞,意思是「相互依存」,英文叫「Interbeing」,來詮釋般若,這是源於華嚴宗的思想,可以作為禪宗的哲學基礎。
本來所謂「觀看」,對一般人而言是自然不過的事。但一行禪師在《怎麼看》這本書,指出大家相信自己的感知完整沒錯,但往往並非如此。英文的Perception這個字,中文叫「想」,中文的「想」字,上半部是「相」,指外觀;下半部是「心」。當大家想到某些事物,「心」裡便創出其影像,叫「相」,但多是虛妄不實的。大家很容易將心對某些事物的影像及其實相混淆。
這書《怎麼看》的譯者張怡沁,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,紐約大學碩士,曾任新聞記者、金融公關及出版編輯,現專職翻譯及修習瑜伽哲學。
「一分鐘閱讀」推介書籍
《怎麼看》
作者:一行禪師
譯者:張怡沁
由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