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談《玫瑰的名字》
已故意大利符號學大師翁貝托·埃科(Umberto Eco)的長篇小說《玫瑰的名字》,原本書名是《修道院兇殺案》,但後來改成《玫瑰的名字》,因為玫瑰是含義豐富的象徵,並且也源自書中的主題:一位12世紀修士的詩歌中寫道:「昔日玫瑰以其名留芳,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。」換句話,一切榮華富貴,最終都會陷入虛無。但正如埃科所說:「儘管萬事萬物都會消亡,我們依舊持有其純粹的名稱。」
《玫瑰的名字》的主角叫威廉,小說對他的描述,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偵探小說作家柯南∙道爾(Arthur Conan Doyle)筆下的福爾摩斯。事實上,威廉同福爾摩斯從外貌到習慣確有很多相似之處。小說中這樣描述威廉:「他身高超過常人,又因為瘦削,反顯得更高。眼光敏銳,入木三分,薄薄的略呈鈎形的鼻子,顯出為人的機警。」這與福爾摩斯如出一轍。
表面上看,《玫瑰的名字》與經典的偵探小說一樣,情節曲折離奇,營造懸疑和緊張的氣氛。但深一層看,這部小說更像一位歷史學研究者的科研課題,內容混雜著學術質疑、思想探險,所有的情節構織成為關於歷史真相的思考以及對知識探索的懷疑。
小說還揭開了案情背後另一樁更大的秘密,就是被藏在圖書館禁地有一部亞里士多德《詩學》第二卷手稿,談論的是喜劇和笑的積極作用,但當年的神學觀點卻認為真正的信仰只能是嚴肅的,不容許笑。怎樣看「笑」的意義,也使此書與一般偵探小說有不同之處,讓人有更深刻的思考。
「一分鐘閱讀」推介書籍
《玫瑰的名字》
作者:翁貝托∙埃科 (Umberto Eco)
由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