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談《哲學家的學佛筆記》

哲學教授冀劍制所寫的《哲學家的學佛筆記》,共分兩篇,上篇講「離苦得樂的思索」,下篇講「離苦得樂的修行」。佛學有很多學習方法,號稱八萬四千法門,
而作者另闢蹊徑,從哲學的一端,搭了一座橋,跨往佛學的另一端,在「理性思考」與「修行方法」之間找出了學佛的契機。

作者自稱,他個人並不是把佛學當作宗教來信仰,所以嚴格來說他不算是一個佛教徒,他探討佛學的動機,是感覺佛學裡面有著深刻的智慧,因此可以說是用哲學的態度汲取佛學的智慧。他認為,適合學佛的人,至少覺得人生是苦的,想要離苦得樂,那就不妨試圖接觸佛學看看能改變些甚麼。

本書上篇的「離苦得樂的思索」,作者引述西方哲學家波普爾的否證論,休莫對自我存在的懷疑,康德的純粹性批判與實踐性批判,海德格的現象學,以及中國儒家的中庸之道,莊子的大自在以至宋明理學等哲學思想,以口語易懂的方式,一一印證佛學理論,探討佛學的「無我」和「去我執」的精神境界。

本書下篇的「離苦得樂的修行」,指佛學如果沒有經由「修行」來體會,只是知性上的理解,那就猶如紙上談兵,偏離佛學的核心思想。

佛學的悟道,是屬於一種神秘體驗,必須身體力行,而本書作者以其實際的「修行經驗」,具體分享「靜坐」、「一念心」、「正念」等修行方法,以及對生活帶來的實際改變。

「一分鐘閱讀」推介書籍
《哲學家的學佛筆記》
作者:冀劍制
由 啟動文化 出版